豫西夜长坪钼矿区矿床地质与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无痕
-
23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18-11-28 12:18:44
文档简介:
豫西夜长坪钼矿区矿床地质与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第4卷第3期2013年5月矿产勘查MINERALEXPLORAT10NVo1.4NO.3May,2013豫西夜长坪钼矿区矿床地质与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王佐满,任继刚,张剑峰,丁高明(1.中国黄金集团河南金渠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472221;2.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101)摘要河南省卢氏县夜长坪钼矿是近期在东秦岭钼矿带中新发现的大型一超大型斑岩一夕卡岩型钼矿床。该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建造,矿床产于深部的花岗斑岩体和夕卡岩中,而浅部的花岗斑岩不含矿。笔者通过对深部含矿花岗斑岩和夕卡岩矿体进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发现,二者的6”S值变化范围较窄,接近陨石硫且具有深源硫的特征;此外,斑岩钼矿与夕卡岩钼矿的占”S无论是变化范围还是平均值,都具有相似特征,说明二者成矿物质中的硫应该具有相同的来源。结合钻孔剖面,推断深部含矿花岗斑岩应为成矿母岩;再者,该区钼矿石的6”S值与东秦岭钼矿带上其他矿床具有相似的硫同位素特征。结合东秦岭地区基底地层和沉积盖层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推断硫化物矿物中的硫来自基底而非沉积盖层,并断定该区的成矿物质来自于深部,伴随着燕山期的岩浆作用到达成矿部位。因此这是一个由构造一地层一岩浆一热液共同约束形成的大型一超大型矿床。关键词夜长坪矿床类型硫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物质来源中图分类号:P618.65;P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01(2013)03—0283—061矿区地质特征夜长坪钼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洛南一栾川推覆带近东西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图1),夹于南侧洛南一栾川断裂带与北侧潘河一马超营断裂带之间。前者将该区所在地体与南部的北秦岭造山带分开¨。这两条断裂带之间主要为一系列由北向南推覆的逆冲岩席,自北向南、由老到新包括了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新元古界栾川群和震旦系陶湾群。夜长坪钼矿床是一个由燕山期中酸性斑岩体侵入而形成的斑岩一夕卡岩型钼矿床,并且伴生有白钨矿。钼矿体主要赋存于夕卡岩和花岗斑岩体中,经过详查阶段后,估算的钼矿石资源量/储量约60万一80万t,属于大型一超大型钼矿床。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情况,现将矿区的地质特征概括如下: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龙家园组:按岩性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下段以薄层层纹状白云岩为主,上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