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北太行山奥陶系露头区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 无痕
-
18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18-11-28 11:41:05
文档简介:
豫西北太行山奥陶系露头区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第27卷 第4期2013年8月现 代 地 质GEOSCIENCEVol27 No4Aug2013豫西北太行山奥陶系露头区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牛永斌1,2,董小波1,朱信生1,周 硕1,高文秀1(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2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焦作 454000) 收稿日期:20121229;改回日期:20130301;责任编辑:潘令枝。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07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TPR-2011-34);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2011-046)。 作者简介:牛永斌,男,讲师,博士,1980年出生,石油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与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Email:niuyongbin@hpueducn,niuyongbindoctor@qqcom。摘要: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和实地观测豫西北太行山奥陶系5处露头区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的方法,对豫西北太行山奥陶系露头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高角度裂缝为主,可分为北北西、北西西、北北东和北东东向4组,裂缝切深变化较大,野外可见的切深多为015~14m,裂缝线密度为1~10条/m,裂缝张开度一般介于01~3cm之间;裂缝充填程度包括未充填、半充填和全充填3种,以未充填裂缝为主,半充填和全充填裂缝次之;裂缝充填物以方解石为主,灰泥质充填和铁质充填次之。通过对研究区裂缝主控因素和成因机制分析,认为其主要形成于古近纪、中新世、上新世至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以来4个时期;构造作用、岩性和岩层厚度是影响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构造作用对裂缝的倾向、倾角、张开度、切深、充填状况等影响较大,岩性及层厚与裂缝线密度关系密切,岩层内白云质含量愈高裂缝越发育,且裂缝线密度平均值与岩层厚度平均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关键词:太行山脉;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主控因素中图分类号:P53442;P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13)04-0809-10Fracture
评论
发表评论